强酸强碱洗涤剂不能洗毛巾
毛巾擦完马桶擦茶杯,床单被罩满地扔……最近一段时间频繁出现的宾馆“毛巾门”事件让人们对宾馆、酒店使用毛巾的卫生状况充满了怀疑。日前,辽宁省洗染业地方标准《公用纺织品洗涤质量规范》正式公布,该标准高于全国同行业标准、比1996年出台的国家强制性标准更全面。“标准”对酒店、宾馆、医院等场所提供的纺织品质量、外形、色度、PH值等都进行了明确规定。
6成快捷酒店毛巾卫生不过关
于杭是个空中女飞人,一个月几乎二十天都在外地出差,每次出差基本都入住快捷酒店。从去年开始,她常常在入住宾馆后感觉皮肤瘙痒。今年年初,她的胳膊、手背都起了红疙瘩。医生告诉她,她患上了荨麻疹。“可能是宾馆的卧具卫生不达标导致的”,于杭昨日接受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38岁的方圆告诉记者,自己曾经去一家桑拿房洗浴,之后不到10天,她的后背就长了一个疙瘩,后来连成了片,到医院检查后被告知是水瘊子,学名“扁平疣”,这种病毒的潜伏期是一个星期。方圆觉得,是桑拿房的毛巾不卫生导致自己患上皮肤病的。
于杭和方圆的经历,很多常出差的人都有过。包括沈阳在内的全国22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布《城市快捷酒店公共用纺织品安全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被抽查的快捷酒店中有六成床单、浴巾、毛巾卫生不达标。细菌菌落总数及真菌菌落总数超标的问题最严重。“菌落总数超标容易造成疾病的交叉感染,pH值超过8.5会刺激皮肤,引起瘙痒或刺痛,大量使用柔软剂会在破坏吸水性的同时,对皮肤造成一定的伤害。”沈阳某医院皮肤科医生李伟说。
强酸强碱洗涤毛巾导致PH值菌落超标
洗涤企业为降低成本不按要求高温洗涤、杀菌,而是使用工业洗涤剂是菌落超标和PH值不合格的主因。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日前发布报告称,快捷酒店消毒水平亟待提高。报告针对国内三星至五星级酒店和经济连锁酒店设施清洁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酒店卫生程度基本和其洗涤价格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一般酒店客房部将客房放置的毛巾、台布和床单、枕套等统称为‘布草’,而布草的洗涤水平与洗涤价格有非常大的关系。”辽宁省洗染行业协会秘书长张守军昨日接受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采访时称。
他表示,五星级宾馆80%的布草由自己进行水洗,其余20%都是外包给社会水洗厂,四星级酒店外包率为45%。连锁快捷酒店则80%的布草都外包洗涤,饭店、洗浴、美容美发90%都是外包。以宾馆的一套布草为例,外包洗涤价格从4元到8元不等,相差近一倍。“宾馆将洗涤的价格压得过低,洗涤企业在非常小的盈利空间里,就不得不降低用料和洗涤标准。”张守军介绍说,“行业里也有部分企业以超低价揽生意,根本不按要求进行洗涤。”
新标准全国领先业内将逐步推行
记者查阅了新标准对于纺织品的规定:像床单、被套、枕套的布面必须光洁平整,无污渍,无异味,无皱褶。
对于填充物纤维作出了应松软、分布均匀等10项要求;纱织大于40支纱的全棉床单、被套、枕套洗涤不超过80次。另外,新标准还明确要求宾馆饭店根据被洗涤物的面料、装饰品、新旧程度、污渍的种类和程度选择适应的洗涤剂,宜选择低温产品,不得使用强酸、强碱洗涤产品。
张守军介绍,长期以来,洗染行业没有行业标准,只有国家1996年公布的几个强制性标准中有所提及,且适用范围小,内容不全面。“《公用纺织品洗涤质量规范》除了引用相关国家标准,在纺织品的洗涤次数、洗涤剂标准等相关技术标准有更全面的要求,是目前全国最全面,执行标准最高的行业规范。下一步,行业协会将配合有关部门建立一个公共用纺织品洗涤市场准入制度,监督不合格、不规范企业,确保公共用纺织品的安全。”
国内某知名连锁快捷酒店被曝出用毛巾擦座便。资料片
新标准解读
辽宁省洗染行业协会秘书长张守军
菌落总数标准:经过洗涤的毛巾类和床上用品细菌总数:<200cfu/25cm2;大肠菌群:不得检出/50cm2;致病菌:不得检出/50cm2;
解读:国家《旅店业卫生标准》、《公共浴室卫生标准》、《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是对相关行业规定的强制性标准,我们将其引用至洗涤行业。布草的每25平方厘米细菌数不得高于200个,每50平方厘米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和致病菌。
2.白度标准:白色织物经水洗后白度值应大于70。
解读:白度是引用纺织业的一个标准,参考色板进行检测,如果色度值不合格,说明洗涤企业技术或者原材料使用上有欠缺。
3.PH值标准(残留余碱):
对于长期接触皮肤的布草,洗涤后纺织品湿态的PH值应在6.5~7.0之间;非接触皮肤的布草洗涤后纺织品湿态的PH值应在6.5~7.5之间。
解读:皮肤皮肤本身是酸性的,把标准规定在6.5~7.0偏弱酸性,对皮肤没有刺激。不接触皮肤的布草要求PH值不低于6.5不高于7.5,这是不易被人感受到的可以接受的程度。